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
全面失控 從「失落的十年」到「日本大崩壞」!
本篇引自NowNews 3/16
← 針對14日晚間福島縣第一核電廠2號機燃料棒外露事件,東京電力副社長(左二)出面召開記者會說明。(圖/翻攝讀賣新聞網頁)
記者朱錦華/特稿
大概是因為台灣人對日本觀感太好了,311地震和福島核電廠發生災變之初,大多數人對日本人「處變不驚」的能力和本錢,都是充滿信心的。未料從311發生核災至今已經5天,危機非但沒有解除,反而愈演愈烈,局勢全面失控。
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的日本人嗎?這裡是當年寫《日本第一》的傅高義筆下的日本嗎?從戰敗到振興,從繁榮到衰頹,戰後日本走過漫長的復活之路,也贏得世人的尊敬與好感。但是,世人印象中日本的傳統美好價值,正在逐漸崩壞當中。從這次福島災變暴露出來的赤裸真相,更是讓人不忍卒睹。這一切,都得從當年的「泡沫經濟破滅」與「失落的十年」(1991-2000年)談起。
起因是因為當年美元匯率過高,造成美國大量貿易赤字。陷入困境的美國跟西德、英國和法國等四國發表共同聲明,宣布介入匯率市場。1985年9月22日,上述四國跟日本在紐約飯店簽下著名的「廣場協議」,逼迫日圓快速升值。
日元升值是吹起日本經濟泡沫形主因。由於匯率劇烈變動,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產發生帳面虧損,因此大量資金為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市場。日本政府又為了補貼因日圓升值而遭受打擊的出口產業,實施金融和緩與低利政策,於是造成過剩的資金與熱錢流竄, 引發投機熱潮,尤其在股市和土地交易方面最為明顯。
1989年,日本泡沫經濟到達最高峰。但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,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。投機者喪失投機慾望,開始撒手,土地和股票價值跟著急速下降,泡沫破滅,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一兩年間化為烏有。
日本進入「消失的十年」 從此,日本再也不是我們以往所想的日本。日本企業以前有一項堪稱是「打工仔福音」的傳統,叫「終身聘用制」。一旦你進了這家公司,就意味著公司會照顧你一輩子!有人會質疑,這種「鐵飯碗」不是會造成員工們更怠惰、打混嗎?
怪的是,在日本的情形卻並非如此。美國前駐日本大使賴世和在他跟費正清合著的《東亞史》中指出,日本人是「集團意識」十分強烈的民族(跟他們的武士道忠誠精神有關),一旦隸屬這個集團,就會全心全意的付出。加上日本特有的「羞恥感」文化,所以自我要求也高。這對整個企業或集團來說都是加分的。
但是經濟泡沫化之後,一切都變了。「終身聘用制」瓦解;更慘的是,「派遣型工作」幾乎佔滿了所有職缺的50%。「集團意識」沒有了,營營苟苟,只為三餐一宿。
日本人向來的「自慢」(引以為傲)的感覺也漸漸沒有了。當品牌、榮譽都比不上更多的獲利來得重要時,崩壞於是開始。
於是,近年來我們不斷看到這樣的新聞:某個有百年傳統的糕餅店偷工減料。某家賣場一再把架上食品的「賞味期限」更改。這還是小Case。2009 年起,全球最大車廠豐田汽車陸續爆出汽車瑕疵與召修事件;2010年全球召修27萬輛車。很難想像一家品牌如此獲信賴的車廠,怎會接二連三的爆出如此多的弊端?
當員工視「工作只是工作」、缺乏責任感,當公司高層把獲利看得比一切都重要,有時候是會出人命的。加上管理不當,情況就更雪上加霜了。例如這次福島核電廠災變。
災變發生後,一向給人很有權威和信賴感的日本政府說法顛三倒四,讓人一頭霧水(焦點人物是內閣官防長官枝野幸男),讓你不由得懷疑,究竟是他們搞不清楚狀況,還是他們隱瞞了些什麼?
至於災變主角「東京電力公司」就更扯了。事發後行動進退失據、決策舉棋不定、步驟荒腔走板。當初事發時,大家還以為他們一、兩天就可搞定的,台灣還有一些專家們拍胸脯保證,他們很Pro!沒想到竟然愈弄愈糟,演變至全面失控。這那裡是「東京電力公司」,簡直是「怪獸電力公司」!
剛開始時他們的災情比美國「三哩島事件」輕。但三哩島15小時就搞定了,東電卻搞了五天還搞不定,而且還愈來愈「代誌大條」!
搞到焦頭爛額也還搞不定之後,大眾對他們Pro的信賴開始產生懷疑。於是,有人出來踢爆他們過往的劣跡斑斑,例如竄改安檢紀錄、隱匿發生過的一些小事故等。最離譜的是,東電在2月28日提交的完整報告裡,坦承有多達33組機器沒有經過安檢就直接使用。在福島第一核電廠中,更有機器長達11年沒有進行任何安檢!這又跟草菅人命何異?
也許,日本基層的老百姓還是善良、愛家、守秩序的。但是,日本不少企業的道德感已經崩壞。他們曾經向美國取經,但是好的沒學到,卻把美國黑色豪門企業隱瞞、造假、腐敗、官僚那一套完全拷貝過來。我不和道是否真的有「大和魂」這回事。但如果真的曾經有的話,如今恐怕也已經是「魂」飛魄散了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